10月24日,山东省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推进会在济宁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总结全省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情况,分析形势,部署下步工作。会议传达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加强区域性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通报了全省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情况,济宁市、山东能源集团等监管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典型发言。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凡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有关负责同志,各市、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分管负责人,各煤矿企业分管负责人,各煤矿矿长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煤矿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途径,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关键举措。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有利于查清灾害分布规律,有利于防范重大风险,有利于科学分类治理,推动安全治理模式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预防”转变。
会议要求,要精准研判,源头治理,扎实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应用,实现“一矿一策”精准画像、破解灾害治理难题、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要压实责任,对标提升,持之以恒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好区域统筹,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情况纳入检查执法内容,煤矿要落实主体责任,针对新要求、新变化,抓紧研究方案、落实措施,做好对标提升。
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抓紧抓实四季度煤矿安全重点工作。要持续推动安全标准岗建设,强化岗位员工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要加大监管执法效能,严格问题隐患排查整改;要创新“信息化+安全”和“智能化+监管”新模式,赋能煤矿安全生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